時間:2022-06-10 09:54:24來源:hydma 點擊:0
模具制造業是我區支柱產業之一,眼下,受疫情影響,全區2000多家模具企業不同程度面臨訂單下滑、供應鏈緊張等困難。為此,我區深化干部一線破難,通過供應鏈協同、招才引智等多舉措補鏈暢鏈,幫助企業穩住發展基本面。
近日,位于西城街道的一家模具廠雖然沒有停工,但受疫情影響,模具熱流道生產相關的零配件總是缺貨,產品交付壓力巨大?!跋瘳F在生意平淡的時候,能否按期交貨是客戶心中重要的衡量標準,所以誰交貨及時,誰生意就好點,如果延誤的話,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訂單?!秉S巖軍輝模具廠總經理沈軍輝說。
如何避免“缺個零件,停一條生產線”的窘境,實現模具全產業鏈的穩產保供?目前,我區組織“企管家”和鄉鎮街道干部組成多個工作組,深入全區400多家規上企業生產一線了解情況,一對一、點對點對企業開展幫扶,助力破解難題。
區企業辦專職副主任肖君華駐點黃巖智能模具小鎮,他一家家走訪,幫助企業梳理遇到的困難。溝通中,不少企業提出,當下要穩定產業鏈,可以嘗試增加我區本地的供應商。
“從上世紀50年代發端以來,我區逐步形成功能齊全、專業化程度高、配套體系完善的模具產業鏈,但每家企業分工都很明確,沒法形成一個面面俱到的產品結構,所以大家一起抱團的話,市場的抗風險、抗沖擊能力相對會強一點。”肖君華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服務好、引領好、對接好?!?/span>
經過連續幾天的奮戰,肖君華與新前街道的干部一起,梳理出了一沓長長的表單。讓人驚喜的是,供應鏈中出現了緊俏的上百種模具零配件,不少在我區當地企業都有加工。
“這個階段,上下游模具企業之間必須做到比之前更加高效、更加全面、更加準確的生產信息互通,我們摸底之后,進行企業之間的配對,通過本地化的產業鏈協同,就地生產?!毙虑敖值擂k事處副主任陳建偉說。
為了提升配對的成功率,我區還將各家企業加工能力、技術專長都上傳到“模具產業大腦”,向模具配套企業開放計劃排產、生產制造、庫存管理等全體系管控,供模具企業自主挑選。
“產能共享應用場景已注冊用戶4000余家,月交易總額達7500萬元,智能發包數50萬余件,已服務臺州及國內的多地模具產業集聚區,讓產業鏈上的各企業協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敝心祿偨浝韽埨^堂說。
不久前,模具鋼供應商李贏,就通過“產業大腦”收到了一家企業的合作邀約,但可惜的是,在對方提出詳細的工藝細節后,合作還是沒有達成。
“模具的鍛造和熱處理方面,有比較高的技術門檻,對于我們小微企業來說,人才和技術都缺,沒辦法滿足客戶的相關需求。”浙江躍日模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贏說。
為此,區發改、經科、新前等單位攜手,成立“紅色智囊團”,緊急對接浙江工業大學等院校的26名專家,與模具小鎮簽署合作協議,實施技術轉移、代培專業技工。
“可以結合我們浙工大臺州研究院的科技人才優勢,完成高端原材料的快速攻關,實現補短板、補齊產業鏈的功能?!闭憬I大學機械學院副教授王揚渝說。
眼下,我區出臺了《黃巖區經濟穩進提質45條》,圍繞增效、減負、提質、擴容等方面,以“真金白銀”的惠企政策,統籌做好精準惠企和擴大投資各項工作,力爭各項惠企紓困政策頂格兌現,盡快恢復模具產業鏈滿負荷生產,進一步推動全年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作者】: 記者 章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