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數據解讀】中國1月進出口增速超預期 外貿前景


時間:2014-02-12 13:48: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2月12日,中國海關公布:2014年1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0.6%,進口同比增長10.0%,1月貿易順差318.6億美元,1月出口環比下降0.1%,進口環比下降3.9%,經季節調整后中國1月出口同比增長9.4%,進口同比增長9.3%,中國1月出口環比下降3%,進口環比下降4.5%。
    中國1月外貿迎來“開門紅”,進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躍升至雙位數,1月貿易順差再度突破300億美元,創下五年來次高水平。但今年外貿是否肯定會比去年好,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業內人士認為需等待2月數據出爐后再綜合判斷,2014年的外貿前景仍屬謹慎樂觀。
    一、原因分析:“開門紅”的背后成因
    1、歐美經濟回升是主因

    盡管去年年初的貿易數據因為套利因素導致增幅較大,基數較高,但今年1月的進出口仍保持兩位數的增幅,其主要原因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的整體經濟回升有直接關聯,從海關公布的今年1月進出口國別數據看,1月中歐和中美雙邊貿易總值分別增長14.6%和8.8%,遠高于去年全年增速2.1%和7.5%;中國和東盟貿易總值增長11.3%,去年為增長10.9%;中日雙邊貿易亦增長7.8%,扭轉去年全年下滑5.1%的頹勢。這表明中國外貿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的整體經濟回升保持一致,仍然無法與歐美主要經濟體脫鉤,顯示歐美經濟復蘇快于預期,外貿開局良好。而內地與香港貿易總值則下降20.6%,這與香港的貿易下降亦因去年同期套利因素導致貿易數據失真有關。
    目前,外部環境在好轉,歐美經濟大趨勢仍在恢復,發達國家復蘇增加海外需求,對新興市場的產品需求將繼續回升,這將帶動本輪出口,中國對美歐和東盟的貿易增速都比較快,而今年經濟不多的亮點之一就是出口可能比去年好一些。而進口則因國內經濟恢復動能不如發達經濟體,雖然進口動能也會上升,但斜率不如出口那么大。
    2、春節因素對數據影響較大
    同時,1月份的貿易數據還受國內春節因素影響,存在一定的失真成分。因為2月過春節,大部分出口企業提前出貨,相當部分的業務量就趕到節前1月報關發貨了。
    二、深度解讀:外貿前景謹慎樂觀
    【國內方面】:制造業增勢放緩,數據“錯位”

    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1月下滑至50.5的六個月低點,其中新訂單指數亦降至50.9的六個月最低水準,顯示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擴張勢頭有所放緩;
    而更側重中小企業的匯豐中國1月制造業PMI終值再度回落至榮枯線下方,有受訪企業提及部分主要出口市場需求有所走軟。
    與此同時,PMI數據和進出口數據不是很匹配,可能有熱錢的因素存在,不排除有資本流動造成數據的大幅波動。
    【國際方面】:新興市場貨幣雪崩式下跌
    受美聯儲逐步縮減量化寬松(QE)、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個別國家經常帳失衡等因素影響,自1月底以來新興市場正遭遇新一輪危機:通脹攀升、經濟下滑、政治動蕩……僅1月29日至2月5日一周內,新興市場股市流出的資金規模達64億美元,創出自2010年10月以來單周流出規模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隨著作為全球影響最為廣泛的貨幣政策美國量化寬松政策轉向,新興經濟體受到沖擊將進一步顯露出來,全球貨幣新周期開始發力,新興市場貨幣正遭遇雪崩式下跌,包括阿根廷、土耳其、烏克蘭、印度、委內瑞拉、印尼、南非、巴西等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出現了貨幣迅速貶值的現象。其中,阿根廷比索的“墜落”令人觸目驚心: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其跌幅高達22%。而其中一些新興市場的央行試圖通過調高利率支撐本幣,但支撐匯價的影響有限,而貨幣貶值其直接的結果是導致進口的大幅萎縮。
    因此,我國要保持全年10%的進出口增速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國內生產成本上升比較快,且外部環境好轉力度有多大都是不確定的,同時用1月情況做全年走勢的判斷雖然有參考價值,但意義不是特別大,2014年外貿前景謹慎樂觀。
    三、風險防范建議
    1、樹立勤商思維,做好風險評估。

    在外貿交易過程中,風險貫穿始終,建議市場經營戶在樹立“勤商”思維基礎上,對每一筆外貿交易,進行綜合的風險評估,如充分運用預警平臺,提倡交易前“查詢”估風險、下單后“填報”查風險、時時關注“預警”防風險、信息交流“評論”減風險的預警平臺運用模式,提升外貿交易風險防范能力。
    2、把脈國際時事,及早應變風險。
    以當前新興市場貨幣崩盤式下跌為例,那些經濟和金融脆弱性高的國家將首當其沖:
    一是高杠桿率國家。債務比率高的國家脆弱性更強。為克服金融危機的外部沖擊,新興經濟體大量舉債,致使負債率不斷上升。據IMF預測,新興經濟體平均債務率接近40%。美聯儲收緊貨幣直接導致新興經濟體償債成本上升,使債務不可持續,如果新興經濟體由于外部需求放緩、內生增長動力不足而繼續依靠債務融資刺激經濟,將帶來較大風險。
    二是“雙赤字”國家。2012年以來,新興市場代替了歐洲邊緣國家而吸收了國際經濟的不平衡,從而成為經常賬戶赤字的主要承擔國,尤其是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和南非,這些國家經濟減速最為嚴重,并且同時擁有龐大規模的經常賬戶赤字和財政赤字。
    三是資源型出口國家。美聯儲QE3退出后,美元進入周期性上升通道,帶來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南非、巴西、印尼等資源生產國的經濟將面臨一次大調整。這些國家經常項目順差減少甚至出現逆差后,不得不靠資本項目凈流入維持資金周轉,這將進一步加重償債壓力,導致經濟脆弱性大幅上升,特別是有著經常賬戶赤字、財政赤字的經濟體將會承受更大的匯率波動和資產價格的調整,加劇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據在近期一份28個發展中國家應對金融危機能力的研究報告指出,那些外匯儲備較低、匯率較高、信貸和GDP增長較快、經常賬戶赤字嚴重的國家最有可能遭遇金融危機,其中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南非等新興經濟體都處于高危行列。
    3、規范貿易流程,減少風險漏洞。
    首先,拒絕裸賒賬,倡導現金交易;其次,在交易過程中,明確交易主體,規范合同簽訂,避免“無合同簽約人,無收貨簽收人,簽收姓名不規范”合約簽訂模式,并在買賣雙方在合同中盡可能增設物權保留條款,即約定在貨物交付后,賣方保留貨物的所有權直到買方付款,從法律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后,對已交付的訂單貨物,及時追蹤貨物走向,尤其是貨款未全部支付的情況下,及時與貨代公司取得聯系,并與貨代公司保持密切互動,確保經營戶受到貨款之后,貨代公司再放提單,切實維護市場經營戶自身的經濟利益。

上一篇:南非印度等多國宣布無預警加息 防新興市場風險

下一篇:美國制造貿易摩擦,實為推行貿易保護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