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六大挑戰


時間:2014-12-11 09:30:52來源:未知 點擊:0


對于2015年“新常態”攻堅期,它所面臨的挑戰和變異點到底是什么,以及我們在不同情況下做出的預測。

    2015年新變化
    2015年會怎么樣呢?我們認為2015年會使中國經濟步入新階段,我們認為它是重要經濟“新常態”的攻堅期,很艱難,很關鍵,很重要,同時也是我們下一個階段經濟增長構建的一個核心點。我們發現2014年的邏輯將延伸,第一就是四大“新常態”的典型特征會延續,GDP增速回落,但CPI總體平穩。第二就是GDP下滑,但新增就業還可以。第三就是結構性參數持續變化,第四個后遺癥不能馬上解決,系統性風險依然偏高。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預測的數據,大致和“新常態”的延續的特征差不多。同時我們還會看到4大因素還會持續乏力,并可能上新臺階。
    第一,2015年所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將是2014年難以比擬的,以財稅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為核心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將成為2015年按照改革領導小組規定的時間表全面展開,這將對傳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模式帶來實質性的重構和深化。
    第二,房地產政策常態化之后的調整幅度可能要大于2014年,對投資和消費的沖擊力度也要大于2014年。
    第三,工業低迷和制造業蕭條的持續產生的負面效應可能會大幅度擴散,第三產業的景氣狀況可能難以維持。
    第四,部分地方政府債務和部分企業的債務已經在2014年步入難以維系的臨界點,2015年部分企業的倒閉以及部分地方政府財務困局將成為必然。
    第五,GDP增速與就業之間的關系已經步入到一個變異區,隨著服務業,建筑業等行業景氣的下滑和部分企業全面步入污損點,現有的就業質量的惡化可能將轉化為規模性的失業。
    第六,宏觀調整政策空間依然存在,但與大改革和大調整之間的沖突,使宏觀經濟政策難以尋找難以兼容的新政策工具和傳導路徑。
    2015年很多參數有可能潮預期,大幅度的變化,我們見怪不怪,“新常態”提出就是變化是常態,轉型是常態,不變才是怪現象。

    2015年挑戰
    挑戰1,由于工業蕭條的進一步擴張,流動性回收的持續以及去杠桿與去產能的全面實施,中國第三產業難以維持持續景氣的狀態,2015年第三產業疲軟很可能出現。
    挑戰2,在持續價格下滑,成本上升以及去杠桿的作用下,部分企業的經營狀況將面臨突變的可能。我們從利潤率的角度看,目前工業企業利潤率5.92%,跟08年的時候還低,也就是說企業盈利能力比08年09年還要差的時候,如果折算持續下去可能的狀況就比較多了,這是我們要看到的。第二個目前的虧損面在提升。第三,如果考慮到企業的結構,相當數量的小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將面臨全面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的沖擊。
    挑戰3,在債務率持續上揚,利率水平高居不下以及國家收緊資金面等因素的作用下,借新還舊的信貸投資驅動模式,必然出現拐點,一些金融參數波動幅度的加劇,甚至局部區域風險出現變異將是常態。
    挑戰4,實業數據會發生一些變異。
    挑戰5,在內外需疲軟的作用下,通縮壓力也可能全面上揚。我們一定要看到,通縮的產生的后果,比我們通脹的狀況還要惡劣,這是我們一定要防止的。輸入性通縮,PPI蕭條已經出現,明年的糧食價格要下降。同時我們會看到,房地產價格在服務類價格中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房地產價格降了很多服務類的價格也會降,明年我們認為房地產價格下降已經是大概率。
    挑戰6,房地產調整雖然不存在崩潰性下滑的可能性,但局部區域和市場結構出現較為激烈的調整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明年調整是必然的,原因第一個就是庫存太高,第二個就是不同類型的企業庫存差異較大。同時,目前的庫存按目前的消化,可能要消化兩年左右。同時,市場供求已經發生逆轉。另外政府對房地產政策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我們認為調整是必然,特別是結構性調整。
    應對挑戰
    我們對于前面六大挑戰,很重要的一個,我們應對這些挑戰就有不同的政策,特別是在這些政策里面有不同的偏好,這個政策偏好是我們關注度很大一方面,我們認為明年最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來自于政府在大改革,大調整,與穩增長之間的權衡。我們對這里面做了幾種假設。
    1,均衡取向(即常態情形),假定政府在促改革,調結構與穩增長之間保持較為平均的權衡,一方面保持現有改革與結構調整的力度和速度;另一方面使微刺激拆臺化,以確保就業底線不被觸及。其參數的假設如下,1),財政赤字率為2.3%;2),M2增速保持在12.5%左右,社會融資總額增速保持在11.5%左右;3),人民幣(6.1249, 0.0014, 0.02%)匯率在加大波動中貶值1%左右。
    2,唯增長取向,房地產市場調整只出現輕度周期性調整,政府為了保證增長速度,政府沒有進行推進較為激烈的改革,減緩了調整結構的力度,并進行了更為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
    3,唯改革取向,房地產調整力度大于2014年,爭持堅持大破大立的思想,全面加大改革與調整的力度,強監管,加定向寬松,積極財政政策,宏觀經濟政策定位進一步延續。
    我們如何評價這幾種方案,特別是通過我們的模型測算出來,到底這幾種方案哪種方案好一點。唯增長取向有幾個問題,第一債務率將進一步攀升,杠桿會出現反彈。第二是結構調整將出現明顯的放緩。第三個,最擔憂的就是房地產市場對它進行過度的支持,反而出現一種逆轉,因為如果房地產真正短期調整之后未來又上漲,中國將會以一個大泡沫的破滅,代替一個小泡沫的緩釋,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第四個就是匯率調整過渡,導致資本波動較大。還有就是錯過目前大改革和大調整的戰略機遇期。
    唯改革的方案到底怎么樣判斷,我們就要看看第一就業底線的判斷,如果經濟增速持續回落較大,特別是跌破7%,我們的利潤率在5%左右,很有可能很多的企業就業策略發生重大調整。
    收入問題,明年6.9%對應的各個主體收入增速,明年財政的收入可能就在6%左右,居民的增速可能就在7%,這個數據是我們這些數據里最低的數據,所以改革還得靠財政買單,改革還得靠我們老百姓腰包里有錢才能支持它,因此太低的數據可能會導致民眾的收入下降太大。第二個導致地方政府財政的不可持續性,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這是我們講的唯改革取向。
    均衡取向,政策定位就是一方面保持現有改革與結構調整的力度和速度,另一方面使微刺激常態化,以確保就業底線不被觸及。GDP增速在7.1%到7.2%,就業沒有問題,另外一個7.2%的GDP增速,2.5%的CPI,12.5的M2增速,1%的匯率貶值作為目標進行調整宏觀經濟是比較恰當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最后選擇對明年的經濟預測在7.2%這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眾多假設里,我們選擇了這種假設,因為我們認為這種參數是政府官員,政治家最容易接受的,也是貨幣當局最容易接受的。
    我們的結論,我們認為2014年經濟相對低迷,“新常態”在持續,四大典型特征在持續,同時出現了四大新因素。2015年我們認為,它會延續2014年的邏輯,“新常態”的四大新因素,但面臨六大挑戰,政府會采用均衡取向的決策,在波動中取得讓大家相對滿意的結果。



上一篇:中韓FTA不可估量 影響將超過美國和歐盟

下一篇:亞洲經濟體普遍進入寬松潮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