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全球貿易限制措施激增 國際貿易負面影響擴大


時間:2014-06-20 13:36: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日前,世貿組織發布的總干事阿澤維多上任以來的首份全球貿易監測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貿易增速不足2.5%;2014年在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等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全球進出口貿易將有所改善,增速可能徘徊在4%~4.5%。然而,由于2013年全球貿易限制措施的持續積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可能性極大,2014年全球面臨的貿易大環境并不樂觀。
 
    一、新增貿易限制措施的情況
    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11月中旬(報告審查期),全球新增407項貿易限制措施,這比上份年度報告中的308項新增貿易限制措施明顯增多,增幅達32.1%。而這些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可能影響全球商品進口貿易的1.3%,約2400億美元。具體到貿易救濟措施,報告審查期內,全球新啟動貿易救濟調查共計217起,對全球商品進口貿易的影響達0.2%(400億美元),高于已經終止的138起貿易救濟調查對全球商品進口貿易的影響(0.1%)。其中,反傾銷、反補貼以及保障措施調查均顯同比增長。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11月中旬,全球共啟動反傾銷調查254起,比2011年10月中旬~2012年11月中旬的226起增長12.4%;反補貼調查35起,比上一時間段的30起增長16.7%;保障措施調查28起,比上一時間段的16起飆升75.0%。
 
    二、提高約束關稅做法蔓延,出口負面影響增大
    作為傳統的貿易限制手段,進口關稅措施仍在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WTO規則允許范圍內,紛紛提高進口商品關稅。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11月中旬,全球共發起的影響進口貿易的其他限制措施(約束關稅、國內稅費、通關措施、質檢措施等)153項,可能影響全球商品進口貿易的1.1%,約2010億美元。其中,約束關稅措施106項,同比劇增96.3%。2010年以來,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印度、南非、哥倫比亞等多個發展中國家采取提高進口商品關稅的措施,導致其主要貿易伙伴國(如中國等)出口產品損失嚴重,且各國采取的提高約束關稅措施的特征之一是提稅幅度大,高于企業的出口利潤,從而使出口國的產品逐漸喪失競爭優勢。
 
    三、“貿易便利化”措施同比呈現下降趨勢
    所謂“貿易便利化”是指通過簡化程序、增強透明度、統一標準、完善規范、減少限制等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國際貿易活動中的交易成本,從而促進貨物、服務的自由流動。這是一項利好全球貿易的有力措施,然而其同比卻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11月中旬,全球共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107項,比2011年10月中旬~2012年11月中旬的162項同比下降51.4%,可能影響全球商品進口貿易的1.4%,約2580億美元。
 
    四、區域貿易協定產生歧視性關稅,排他作用明顯
    由于多哈回合談判多年來停滯不前,各國紛紛轉向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談判。世貿組織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11月底,全球仍有效的區域貿易協定已達250項,其中的典型代表即為以美歐為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等區域性貿易和投資協定談判。區域貿易協定可通過減免區域內關稅及排除非關稅貿易壁壘促進區域貿易便利化,但這種特惠貿易安排在客觀上造成區域外國家產品的價格劣勢,形成歧視性關稅差,阻礙非成員國與自貿區成員的貿易。
 
    綜上所述,在全球貿易救濟調查、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及其他貿易限制措施等同比均呈增長態勢,而利好全球貿易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卻同比下降,同時,區域貿易協定以及農業發展政策、服務貿易發展政策、宏觀經貿政策和政府采購政策等均現新的、甚至不利于全球貿易發展的特點。由此可見,2014年全球貿易雖然顯現回暖趨勢,但全球貿易限制措施對全球貿易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上一篇:三成浙企遭遇技貿壁壘 杭州溫州金華受影響最大

下一篇:機電產品出口進入“轉彎期”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