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技術性貿易措施—日本


時間:2014-07-28 13:27: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日本的技術標準與法規名目繁多,大約有10%的日本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不一致,尤其是在農業標準方面,往往要比國際標準更為嚴格。當外國商品進入日本市場時,不僅要求其符合國際標準,還要求與日本的標準相吻合,這讓一般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日本通過WTO向各成員發布TBT通報和SPS通報,嚴格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

    一、日本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概述

    日本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主要包括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產品質量認證制度與合格評定程序、綠色技術壁壘、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以及近年來逐漸增多的“藍色貿易壁壘”等。日本的技術標準與法規名目繁多,大約有10%的日本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不一致,尤其是在農業標準方面,往往要比國際標準更為嚴格。當外國商品進入日本市場時,不僅要求其符合國際標準,還要求與日本的標準相吻合,這讓一般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日本通過WTO向各成員發布TBT通報和SPS通報,嚴格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

    1、涵蓋各個行業的技術法規
    日本的技術法規名目繁多,涵蓋紡織、機械制造、汽車制造、化學工業、農業、食品等各個行業。在每個行業中,又有數項法規從不同方面同時加以規范。以機械制造為例,就有《日本工業規格》(JIS)、《日本認證制度》、《勞動安全與健康法》、《電氣用品取締法》、《制品安全法》、《氣瓶生產檢驗法》、《制品安全法》等同時監管。這些法律法規對很多商品的技術標準要求是強制性的,不論產品來自何地,均要在滿足各種技術指標后,才能進行生產、銷售和使用。

    2、嚴密的質量認證和合格評定程序
    除技術法規和標準外,日本還通過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和合格評定程序對進口商品設置重重障礙。凡進入日本市場的商品,日本的進口部門均對其國內的生產、消費、需求領域作定向調查,并由商品流通業界作定性分析。而對某些產品,日本進口商還要對產品進行質量認證,或對其生產工藝和生產方法進行合格評定。

    3、監管嚴厲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日本有關農產品的技術性措施體系自烏拉圭回合談判之后逐步建立,涉及的范圍廣且要求嚴格。日本是農產品進口大國,因此日本逐漸成為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最完善、監管措施最嚴厲的國家之一,其負責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主要有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于2003年7月設立, 主要職能包括實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對風險管理部門(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等)進行政策指導與監督,以及風險信息溝通與公開。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是日本法律明確規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門,負責農產品和食品的監測、鑒定和評估,以及政府委托的市場準入和市場監督檢驗。

    二、日本TBT通報情況分析

    1、總體情況
    2002~2011年,日本共向WTO提交TBT通報343項,占比3.4%,居第七位。日本TBT通報文件的政策目標范圍十分廣泛,而且覆蓋的產品種類也呈現不斷擴大之勢。在通報的產品標準與法規方面,日本以保護國民健康安全和保護環境的名義,構筑了日本的市場準入門檻。
    從日本提交TBT通報數量的年度變化情況來看,在2003年達到45項之后,2004年僅有22項,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降幅達51.1%。之后呈現穩中有升的走勢,直到2008年增至近年來通報的最高點,為53項,同比增幅為20.5%。
    從WTO成員每年TBT通報數量的排名看,2002~2008年,日本一直保持在前七之內,并在2007年達到最高的第三位。從2009年開始,包括中國、巴西、巴林、以色列在內的諸多發展中國家的TBT通報數量出現激增,日本排名大幅下滑,2010年甚至降至第18位。從每年日本TBT通報數量的占比情況來看,也與排名情況類似,2002~2008年保持在3.4%~5.6%,從2009年起逐漸低于3%,2010年占比僅為1.8%。
    從2011年WTO成員通報的TBT數量來看,中國仍排在首位,共90項,占當年WTO成員TBT通報總數(1214項)的7.4%;歐盟位列第二,65項,占比5.4%;美國位列第三,63項,占比5.2%;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并列第四,各59項,各占比4.9%。2011年,日本向WTO提交的TBT通報為27項,在所有成員中列第16位,占比2.2%。
 
    2、通報產品的行業分布情況
    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的343項TBT通報中,共有124項通報標明了所涉及產品的海關編碼(HS碼)。在本文中,依據HS碼將日本TBT通報所涉及產品分為了7個行業:
    ①農產品,包括HS編碼為01~24的產品,主要涉及動植物產品、食品、飲料等;
    ②機械,包括HS編碼為84、85中的部分產品,主要涉及機械設備、儀器儀表、機械標準件、車船航空器、機動車輛等;
    ③輕工,包括HS編碼為41~49、64~70以及84、85、94中的部分產品,主要涉及皮革、鞋帽、木及木制品、紙及紙制品、陶瓷、玻璃、家具、玩具、家電等;
    ④化工,包括HS碼為28~40中的產品,涵蓋化學原料、化學制品、橡膠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醫藥等;
    ⑤紡織品服裝,包括HS碼為50~63的產品,即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
    ⑥電子信息,包括HS編碼為84、85中的部分產品,主要涉及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通信設備及其零部件、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等。
    ⑦冶金,包括HS編碼72~83的產品。
    將2002~2011年日本共計343項的TBT通報所涉及的產品與HS碼(1項通報可能涉及多個HS碼的產品)相對應之后可以發現,涉及農產品的通報最多,共94項,占同期日本TBT通報總量的27.4%。其中,加工食品45項,占該類產品的47.9%;鮮活動植物產品28項,占該類產品的29.8%;果汁、飲料類產品共6項。
    涉及化工產品的通報共90項,占比26.2%,數量位居第二。其中,在HS碼30項下(即藥品)的產品就有43項,占該類產品的47.8%,占同期日本TBT通報總量的12.5%;含有石棉的化工產品共13項。
    涉及機械行業的產品通報共60項,占比17.5%,數量位居第三。其中,在HS碼87項下(即車輛及其零件、附件,不包括鐵道及電車道車輛)的產品有41項,占該類產品的68.3%,占日本TBT通報總量的12.0%。
    涉及輕工產品的通報共57項,占比16.6%。其中,僅家電產品就有32項,占該類產品的56.1%;兒童玩具7項,家具及其配件5項。
    此外,涉及電子信息產品的TBT通報共27項,占比7.9%;紡織品服裝共6項,占比1.7%;涉及冶金產品的通報4項,占比1.2%。

    3、通報的目的和理由分布
    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TBT通報的理由和目的(1項通報可能涉及多項理由)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保護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共計98項,占比28.6%;使用新法律法規或技術標準,共67項,占比19.5%;向消費者提供信息以及標簽標識,共41項,占比12.0%。3項合計206項,占日本TBT通報總量的60.1%。

    4、通報所依據的條款
    在日本343項TBT通報中,僅依據《TBT協定》第2.9.2款的就達292項,占比85.1%;依據第5.6.2款的有8項,占比2.3%;同時依據第2.9.2款和第5.6.2款的共38項,占比11.1%;依據第2.10.1款的有2項;“無依據”的共3項。
 
    三、日本SPS通報情況分析

    1、總體情況
    2002~2011年,日本共向WTO提交SPS通報222項,占比2.0%,列第13位。從日本提交SPS通報數量的年度變化情況來看,一直維持在20~30項之間,在2007年達到近年來通報的最高點,共27項;2003年和2006年為近年來通報的最低值,為21項。
    從WTO成員每年SPS通報數量的排名來看,2003年日本達到第9位的最高排名,其他年份都未進入前十。除2003年外,2002~2007年日本的排名一般保持在第13位以內。從2008年開始,隨著巴西、秘魯等發展中國家SPS通報數的持續攀升,日本的排名下滑至14位以下,并在2010年滑至近10年來最低的第16位。從每年日本SPS通報數量的占比情況來看,一直較為穩定,保持在1.6%~2.6%之間。其中,2005年占比最大,為2.6%;2011年占比最小,為1.6%。
    從2011年WTO成員提交的SPS通報數量來看,美國排在首位,共231項,占當年WTO成員SPS通報總數(1388項)的16.6%;中國位列第二,169項,占比12.2%;加拿大位居第三,149項,占比10.7%;巴西列第四位,123項,占比8.9%;中國臺灣列第五位,71項,占比5.1%。2011年,日本向WTO提交SPS通報24項,在所有國家中排在第14位,占比1.6%。

    2、通報的目的和理由情況
    WTO各成員在提交SPS通報時都要說明提交的原因或目的。目前,各成員提交SPS通報的原因主要有5種,即食品安全、植物保護、保護人類免受動/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動物健康和保護國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他危害。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的222項SPS通報中,以保護人類免受動/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為由或目的提交的通報168項(1項通報可能涉及多種原因),數量最多,占同期日本SPS通報總量的75.7%;以食品安全為由或目的提交的SPS通報151項,數量位列第二,占比68.0%;動物健康45項,位列第三,占比20.3%。



上一篇:1-7月我國外貿數據解讀

下一篇:我國鋼材產品出口韓國猛增 需警惕韓反傾銷調查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