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如何彌補外貿減速帶來的經濟增長短板


時間:2015-01-13 15:12:00來源:未知 點擊:0


海關總署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按美元計價,2014年我國進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4%,較去年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目標差距較大。同時,這也是我國外貿增速連續第三年沒能完成預期增長目標。
  未能完成年度目標雖然有一些客觀原因,如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外部需求疲軟趨于長期化等,但總體上講,作為拉動GDP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已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短板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2014年12月份,外貿出口的先導指數下降至40.1,較11月份又下滑0.7,且已經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預示著今年一季度的外貿形勢仍難言樂觀。
  指望外貿形勢在短期內出現根本性好轉,看來是不現實的。這也意味著,外貿扮演短板的角色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這也意味著,外貿在經濟增長中留下的缺口,如果沒有其他方面予以彌補的話,經濟增速還將受到嚴重制約。
  近期,投資陸續發力,且大多數集中在以鐵路、民用機場等為主的基礎設施項目,對經濟增長將起到比較強的拉動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彌補外貿減速留下的缺口。需要注意的是,基建投資通常能扮演好將汽車發動起來的角色,而汽車能否一直跑下去還要看發動機能否持續提供強大的動力。放到投資上,就是要看生產性投資能不能啟動,更進一步講,就是關鍵要看消費、看需求。只有需求啟動了,消費活起來了,投資特別是生產性投資才能被激活。
  對于消費來說,最大的問題無疑是市場購買力不足和消費者購買信心不強。生活消費不振,生產消費也就缺乏原動力,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就很難顯現。
  基于這樣一種狀態,調整外貿策略,創新外貿思維,開辟新的外貿渠道就顯得尤其必要。當前形勢下,外貿應該立足于自身的創新和調整,特別是進口工作,要在高端裝備、技術、設備等方面下工夫,而不能再滿足于低端制造,其最終的目的是刺激生產性投資,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不息的動力。


上一篇:2015年全球經濟走勢展望:將處結構調整“新常態”

下一篇: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外貿發展格局發生轉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