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外貿“新常態”時代,中國企業海外生存質量如


時間:2016-04-19 15:21:00來源:未知 點擊:0


——《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15》正式發布
    中國外貿數據持續低迷的狀態終于緩解。 據4月13日海關統計數據,3月份出口增長18.7%,結束扭轉了此前的負增長態勢,為9個月來首次正增長;但另一方面,形勢并不那么樂觀,外貿壓力依然存在,我國一季度進出口仍延續同比下降走勢。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萬億元,下降4.2%;進口2.2萬億元,下降8.2%。
    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經歷了快速的擴張。然而毋庸置疑,這樣高速增長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中國的對外貿易形勢正出現新的變化態勢:高增長的進出口狀態將難再現、低速增長成為新常態;利用外資增長率下降,尤其是一批各行業龍頭外資在撤離中國;對外投資迅猛增長。
    從國際環境看,一方面,美歐等西方國家仍在持續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余波,加劇了全球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已經成為推進全球變革的重要力量,這又給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促進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
    同一天,對外經貿大學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發布《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15)》指出,面臨國內外環境已經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國對外貿易將從“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等因素帶來的高速增長時代逐漸進入“新常態”時代。因此,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已經進入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時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主任張新民介紹,報告就是在國際新形勢背景下進行調研,系統分析與評價中國企業海外成長軌跡,并提出對策建議,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林漢川教授進一步解釋說,年度發展報告為解決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而專門設置,真實反映了中國企業到海外發展的現狀、變化趨勢、政策取向,并以每年海外發展的各種數據變化為基礎來作研究,包括有每年重大熱點問題的真實反映,以及每年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外貿新形勢需要新戰略引領
    雖然中國持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的首位,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市場需求看,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期;從產業轉移看,跨國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產業轉移規模逐漸降低;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 部分區域局勢動蕩,使得對外經貿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從國內市場來看,中國企業的低成本的的傳統優勢已經被削弱,而且企業的政策環境也趨嚴,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出口企業面臨非常嚴峻的生存環境,五險一金帶來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去過人民幣長期升值,稅收高,物流成本大等等問題,使得中國出口企業的負擔太重。”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夏友富教授說。
    過去,依靠人口的“數量紅利”,中國制造長期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然而,隨著紅利的消失,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新形勢、處于新階段,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直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盧進勇認為,需要有新思路、新戰略引領中國外貿發展的未來。“我們需要自己構建由中國主導的的高端價值鏈、產業鏈。其他國家不會把高端產業鏈讓出來,中國想通過全球價值鏈的提升從低端走到高端是不可能實現的。”
    研究報告中進一步指出,中國由“貿易大國”、“投資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投資強國”的戰略重點是加快發展中國的國際知名品牌:(1)優先扶持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水準的龍頭骨干企業。發達國家的重要產業都是由少數國際知名品牌所掌控,他們掌握了行業的核心技術,制定了行業標準,控制了行業話語權與定價權。(2)搭建互聯網+國際化運營平臺。相關部門可考慮聯合阿里巴巴、億贊普和騰訊等平臺資源,為龍頭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搭建互聯網+國際化運營平臺。(3)逐步構建全球金融服務網絡??煽紤]設立“國際知名品牌發展基金”,鼓勵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快“走出去”步伐,為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支持。(4)完善國際知名品牌的支撐保障機制。創建國際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健全海外維權工作機制,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大質量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海外投資并非一塌糊涂
    與進出口的低迷形成最鮮明對比,在全球對外投資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卻一枝獨秀,逆勢上揚。2014年、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連續位居世界第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1180.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13.5億元人民幣。“從流量上看,中國還不是對外投資的凈輸出國,今年或明年可能會實現。”盧進勇說,“存量上的差距還很遠,目前中國在海外投資的存量是1萬億美元,而外商在中國投資的存量是1.7萬億美元,預計在存量上成為凈對外投資國會在‘十四五’期間實現。”
    隨著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逐漸從尋找自然資源向在全球市場進行戰略布局轉變,投資領域逐漸從集中在能源礦產領域拓展到科技、媒體、通信、地產、金融、農業、醫療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在全球市場多元化產業領域發展的格局。
    其中,跨國并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開展跨國并購的生力軍。報告顯示,2014年,民營企業完成跨國并購案145宗,遠遠超過國有企業的78宗。“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并沒有如報道中那樣失敗得一塌糊涂,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經過市場的歷練,剩下的都是精華,會對海外風險、并購項目進行分析。國有企業雖然愛搞政績項目,但經過多年鍛煉,海外投資也越來越冷靜,越來越注重科學分析。中國的海外并購并沒有大大問題,這一點應該放心。”盧進勇解釋。
    然而,在張新民看來,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是中國企業的內部競爭。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境外經常上演惡性競爭、互拆墻腳的把戲,嚴重影響了中資企業的海外形象;二是反傾銷調查,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國企業的內部競爭所致,也有國內相關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三是人文社會環境的不同,不同所有制企業在面對海外環境應對能力方面顯示出能力差異,公司治理成為問題。例如如何處理好股東之間、股東和雇員之間、股東和工會之間的關系。“我們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速度有所期望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應該看到中國企業海外生存與發展的質量。”張新民說。

上一篇:3月份浙江外貿出口回暖

下一篇:2015-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和展望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