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業,需高度警惕八大風險
時間:2016-09-15 14:34:00來源:未知 點擊:0
近幾年,國外買方拖欠出口商貨款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出口貿易中,“老賴”分兩種,一種是有錢不愿付甚至存心欺詐的主觀惡意型“老賴”,另一種是愿意支付貨款但無力支付的客觀無奈型“老賴”。
今年1- 8月,浙江信保收到的我省企業對國外買方的報損金額同比增長約4個百分點,其中,致損原因為買方拖欠的占比近九成,嚴重侵害出口企業權益。因此,浙江信保梳理部分因客觀原因導致拖欠貨款的進口商案例,出口企業可提前留意風險。
一、訂單突然大幅增加。當買方規模一般,下達給你的訂單量突然增加,而這些訂單并不是從其他供應商轉移的,需要留意買方是否有足夠的下游銷售能力。如果買方對下游銷售過于樂觀,盲目采購的風險最終可能轉移給供貨企業。
二、同時與多家供應商交易。一個具有實力的買方,一般一個類型產品采購會固定在少數幾家供應商身上。如果同一類型產品分散在多家企業采購,這時買方真正關心的可能并不是出口企業的供貨能力,而是借此獲得更多供應商對其賒銷,從而達到占用上游資金為自己融資的目的。一旦買方的資金鏈發生困難,將傳導給上游企業,而且影響面往往較廣。
三、下游為單一新興市場。當買方自豪地告訴你,他占據了某一市場多大的市場份額時別高興得太早,你需要擔心這種市場優勢的持續性。如單一市場為高風險的新興市場時,更需要當作重大負面信息對待。下游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將嚴重影響買方的經營。
四、高負債經營。當買方要求放賬,解釋原因是其有較高的負債,希望得到支持。這時需要留意高負債對貨款支付的影響。當經營收益無法覆蓋融資成本,或者融資機構收緊政策時買方資金狀況將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對上游供應商形成拖欠。出口企業需要想辦法了解高負債的詳細信息,包括實際負債水平,向銀行融資還是向其他機構融資,融資到期期限以及融資政策延續性等信息。
五、信用期限不斷延長。出于習慣,部分出口企業往往對買方要求不斷延長的信用期限缺乏應有的足夠警惕。當買方要求的信用期限偏離行業慣例,遠遠超過其下游銷售回款期時,需要提防買方對資金是否有意挪作他用。
六、經營偏離主營業務。若獲悉買方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非主營業務投資時,出口企業需關注其投資是否會影響主營業務,進而影響貨款支付。從浙江信保十余年的承保經驗來看,很少有買方會通過投資收益來彌補貿易損失,更多的是犧牲貿易去彌補投資損失。浙江信保以往賠付的大額案件中,相當比例的買方都涉及非主業投資,由于投資失敗拖累主業,進而喪失償付能力。
七、從事離岸采購。隨著國際貿易發展,越來越多的買方利用合法手段保護自身權益,以減輕因經營失敗導致的后果。較為典型的是知名買方通過在第三國(地區)成立采購公司進行離岸采購,因采購公司法人地位的獨立性,對其付款責任追究難以溯及至其有實力母公司。
八、高度管制國家的買方進口。國際貿易中,是否能安全收到貨款,不僅取決于買方本身的信用和實力,也與買方所處的國家(地區)有關。在一些對貿易和外匯高度管制的國家,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買方,具有非常強的對外支付貨款的意愿。但受國家政策管制影響,或無足夠的外匯可供兌換,或無法順利對外支付貨款,出口企業也需高度關注。
上一篇:我省月度外貿實現“六連陽”,8月出口額創歷史
下一篇:商務部:外貿繼續保持回穩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