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E國際貿易將成為下一代主要貿易方式


時間:2017-11-13 10:18:00來源:未知 點擊:0


現階段,E國際貿易正在形成和發展,并將成為新的下一代主要貿易方式。下一代貿易方式與下一代制造業業態相互作用,共同使傳統國際貿易和制造業的時空界限、地理界限日漸模糊,使最終產品的生產和價值實現不再由一個國家獨立完成。國際貿易一方面扭轉生產消費跨國分離狀態,另一方面又通過全球價值鏈和E國際貿易平臺重新鏈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集成力量。

    十九大報告指出,將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未來,國際貿易業態將朝哪個方向發展,國際貿易方式將是什么,有什么新特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E國際貿易課題組在其最新發布的課題研究成果《下一代貿易方式:E國際貿易的理論與實踐(Next Gen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Trade)》報告中認為,在新一輪全球化中一定會產生E國際貿易方式,該方式將以噴薄之勢發生發展,逐步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小額邊境貿易和采購貿易等方式交互融合,成為新型經濟全球化中的最主要貿易方式,并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E國際貿易即“互聯網+貿易”的貿易業態,是以現代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為基礎的新型國際貿易方式。當前,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思潮興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主導的多邊貿易談判進展緩慢,傳統統計方法上的全球貿易低迷,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與此同時,全球貿易流動呈現出全新的跨國界、多邊化、多元化、多樣化和網絡化特點。報告說,由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云計算和智能技術加快發展,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全面引發了經濟社會綜合性、滲透性、泛在性的革命。這種漸進式演化積累到一定時點,便引發了消費方式與傳統業態的深刻變革,使國際貿易方式產生顛覆性形態變化,形成E國際貿易?,F階段,E國際貿易正在形成和發展,并將成為新的下一代主要貿易方式。下一代貿易方式與下一代制造業業態相互作用,共同使傳統國際貿易和制造業的時空界限、地理界限日漸模糊,使最終產品的生產和價值實現不再由一個國家獨立完成。國際貿易一方面扭轉生產消費跨國分離狀態,另一方面又通過全球價值鏈和E國際貿易平臺重新鏈接,依托貿易平臺或新的載體和渠道,將全球范圍內分離的生產過程和環節,單一分散的生產商、供應商、中間商和消費者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集成力量,包括生產商集成、供應商集成、中間商集成和消化者集成,并由此產生巨大的貿易規模、貿易流量,并不斷改變著貿易方向,產生了更加便捷、快速和自由的貿易方式,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

    E國際貿易將涵蓋生產流通、金融投資各個領域,將囊括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世界各國可以從事能夠獲得最大限度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更具黏性和融合度的各類企業,如跨國公司、平臺企業、大數據集成系統和全球的中小微企業乃至個人都可以依托E國際貿易平臺,參與國際競爭。目前,全球國際貿易有三分之二是中間品貿易,在全球價值鏈集中的國家和地方,這種中間品貿易甚至占到80%。這就意味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在重構。而且在這些鏈條上,最主要的是中小企業,最主要的參與者是那些從農村轉移出來的人,是一些窮困和欠發達國家。通過E國際貿易可以使這些人能參與其中,從中受益。

    課題組認為,E國際貿易應由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技術支撐體系、通關服務體系、金融服務體系、現代物流體系、政府簡約監管體系共同作用和保障,形成與E國際貿易相適應的物流、金融、信息、技術、報關、報檢、支付、結算、征信等服務能力,市場主體則主要表現為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的公共基礎平臺,撮合供需雙方,實現貨物交易、知識產權交易、服務貿易。

    課題組系統梳理了E國際貿易發展的基礎,從國際國內兩個維度提出了E國際貿易發展的現實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了我國E國際貿易發展的先發優勢和當前中國E國際貿易面臨的主要挑戰,認為這是中國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走向更大成功的突破口,并提出加快推進E國際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上一篇:“一帶一路”為印尼帶來發展機遇

下一篇:中國給世界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