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再看關乎貿易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時間:2018-07-31 15:16:00來源:未知 點擊:0


去年,美歐再次否定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這使得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再次引起國內和國際關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由來已久,而自前年底我國入世滿十五周年以來圍繞非市場經濟條件的日落條款是否自動生效引發了再度討論和關注?;仡櫼蛸Q易協定而起、關乎貿易的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很有意義。

    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為何關乎我國貿易

    入世后,我國迅速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案件最多的國家。而近兩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長緩慢背景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自然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目標國,頻繁遭遇他國貿易救濟調查和貿易救濟措施。2016年,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案件數量達到歷史高峰,其中反傾銷91起、反補貼19起、保障措施9起;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同比分別上升36.8%、76%。2017年,我國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75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55起、反補貼13起、保障措施7起;涉案金額總計110億美元,案件數量和金額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37%和23%,但仍是全球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盡管從涉案金額看,只占我國出口總額的很小一部分(2017年僅占0.49%),表面來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對我國貿易影響不大,但由于美歐等國的市場經濟標準中包括貨幣可兌換性、匯率、勞工權利、市場開放等多方面,其國內將其視為推動他國改革、制度接軌的工具,而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也希望被承認市場經濟地位。

    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為何再次引發關注

    事實上,我國入世后沒幾年就發現非市場經濟條件成為貿易摩擦的重要根源。2004年左右曾有過一波對該問題的研究熱。但近幾年被再次提起和關注,主要因2016年11月所謂“15年”過渡期屆滿。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已有81個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2017年,美國、歐盟、日本再次否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會繼續影響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價格和成本確定標準,使我國企業和產品在貿易救濟調查和貿易爭端裁決中處于不利位置,而且顯然不乏政治意圖。

    十五條當初讓其他成員國依據國內法決定中國是否市場經濟體(十五條項的規定即應終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中須包含有關市場經濟的標準”),實際脫胎于1999年底中美簽署的中國入世雙邊協議,在我國入世協定中被沿用,導致雙邊義務多邊化。就造成了入世十五年我國出口產品在反傾銷調查中被采用替代國的方法計算產品正常價值和傾銷幅度。而市場經濟地位在我國經歷了近二十年來的市場化改革后仍不被認可,當然會使我方不能接受。

    美國再次否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理由及歐盟的態度

    美國依據其1930年關稅法案中反傾銷法律里判定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六個因素,認為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這六個因素分別是:1.該外國貨幣可兌換為其它國家貨幣的程度/范圍;2.該外國的工資由勞工和管理層自由談判決定的程度;3.其他國家企業在該國的合資企業或其它投資被該外國允許的程度;4.政府所有或控制生產方式的程度;5.政府控制資源分配及企業價格和產量決定的程度;6.行政當局認為合適的此類其它因素。

    美國商務部2017年10月完成了對是否應將中國繼續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質詢、研究(inquir y),從以上幾方面分析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程度,認為中國仍然是非市場經濟體,仍應在反傾銷調查中采用替代國價格/成本。理由包括,他們認為,中國政府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資源分配,政府指導或引導經濟活動者以達到國家規劃目標,政府利用產業政策指導以達到特殊經濟或戰略目的;中國政府仍實際擁有或控制著關鍵經濟主體,包括大銀行和制造業、能源、基礎設施行業的領先企業,通過這種控制政府可以影響供求,從而扭曲市場主體的激勵機制;這種影響市場力量的能力在一些關鍵領域非常明顯,如匯率形成、勞動力遷徙、土地利用、本土和外商投資、市場進出等方面。

    美方還提出中國入世協定書中第十五條(d)條所暗指的在中國入世15年過渡期滿后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再在反傾銷中使用“替代國”做法不是像中方所說的那樣自動生效,而是要在他國評估后才能生效。

    歐盟在否認或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間的搖擺和替代性做法有:歐盟議會則于去年6月通過了新的反傾銷法案,同意在未來反傾銷調查中對WTO成員國不再適用替代國做法,轉而采用“市場扭曲”標準。6月23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低碳烙鐵開展反傾銷立案調查,采用了新標準。盡管中國商務部多次敦促世貿組織成員全面徹底執行十五條規定,目前歐盟仍否認。

    我國對歐美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回應

    去年3月中方要求世貿組織設立專家組對本案進行審理時,WTO考慮了中方請求,歐方認為這是浪費世貿組織資源、表示反對。今年5月在世貿組織為此案舉行的聽證會上,中方和歐美的分歧再次凸顯。中方將為市場經濟地位而進行的交涉還會繼續,該案的法律意義,即強調“條約必須遵守”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同樣重要。該案勝敗無疑會影響中國外貿,對其他轉軌國家也會產生示范效應。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看到自身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讓外界更為認可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微觀企業層面也需改善治理和財會,以為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他國在反傾銷調查時價格和成本取證提供可靠依據。



上一篇:海關總署:中國2017年全年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

下一篇:13個自貿協定談判正在進行 我國自貿協定戰略加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