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29 13:58: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QE加劇新興市場資本流動?
經濟觀察報:美聯儲公布了10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或在未來幾個月中縮減QE規模。
戴蒙德:正如市場預期,美聯儲這次并未提前縮減QE。有兩個原因:美國經濟及就業信息仍令人困惑;另外,現在處于美聯儲主席從伯南克到耶倫的換屆過程中,在此節骨眼上,美聯儲顯然不會提前縮減QE的規模。不過,相對而言,縮減QE會來得更快,比如明年3月份,如果經濟狀況好轉,那么美聯儲就會減少購債規模。我覺得縮減QE早總比晚好,但市場對此信息的反應有所放大了。其實,退出QE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不會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件事。
經濟觀察報:一位國際對沖基金大佬說,印錢的形式是央行購買政府證券和非政府資產。也有觀點認為,若QE是印錢,貨幣供應量會高漲,美國的經濟增長和通脹都會高得多。QE沒有造成美國通脹的原因是什么?
戴蒙德:QE的本意在于通過創造銀行在美聯儲的儲備金,用其購買在美國的長期債券或抵押支持證券,而銀行的儲備并不等于貨幣,其只是在美聯儲有一個儲備金賬戶,當然,其可以從美聯儲把這部分資金收回。再者說,美聯儲通過發行短期債券,人們長期持有這些債券,QE只是成功地給銀行系統提供了大量沒有需求的儲備金,其貨幣供應量并未增加。
因而,QE并不意味著印錢,也不會造成通脹,真實原因在于美聯儲通過用儲備金購買債券,使得銀行資金有大量的相關儲備,而只要銀行儲備金在不斷增長,就不會增加貨幣的供應量。所以,銀行的儲備金在增長,證券的金額也在增長,只要這兩方面都在增長,就不會導致通脹。
不過,未來還是可能存在通脹。盡管美聯儲未必通過QE導致通脹,QE不是導致通脹的必然原因。一個更簡短的回答是,銀行想在美聯儲持有大量的儲備,而不將其借貸出去,如果美聯儲不增加儲備金,便會導致通貨緊縮的效果,從而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經濟觀察報:不管怎樣,QE加劇了新興市場資本流動的順周期性,增加了各國政策調控的難度。有觀點認為,長期看來新興市場仍將吸引資金流入,但存在周期性流出的風險。是這樣嗎?
戴蒙德:我不確定是不是QE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長期維持零利率的政策導致了這些情況。國際上奉行具有刺激性的貨幣政策,也許是QE,也許是維持零利率的前瞻性指引,這兩者之一可能加速了順周期的資本性流動。這的確是件壞事,我覺得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長需要進一步磋商,來進一步對國際資本流動加以協調和引導。
不會太壞的2014年
經濟觀察報:美國高官曾說過“美元是我們的,問題是你們的”,似乎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并不愿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你怎么看?
戴蒙德: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美聯儲做什么,其任何舉措都會對國際社會、對美國經濟產生直接或非直接的影響。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究竟有多寬松?限度在哪,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的考量,但國內因素一般占主導性地位。比較可行的是,在各國央行行長之間建立一個正式的國際貨幣政策協調機制,墨西哥央行行長Agustin Carstens就呼吁在這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當然,國際合作不可能完全影響美聯儲的政策,但至少會讓美聯儲就此進行考量。同樣,如果人民幣可兌換,即使人民幣不是國際儲備貨幣,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人民幣的可兌換也會產生相應的國際影響。
經濟觀察報: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的貿易逆差擴大至4個月來新高,環比增幅為8%,其中對華貿易赤字達305億美元。貿易逆差上升是復蘇的征兆嗎,是否意味著全球經濟開始企穩?
戴蒙德:全球經濟狀況已開始好轉,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已經加快了,但全球總體上的增長仍比較慢,美國做得還不錯。就美國貿易赤字來說,中國可通過刺激與提高內需來進一步減少對美貿易順差。比如,中國通過金融自由化或提高利率來為中國的儲戶提高利息收益,進一步刺激中國國內消費。
經濟觀察報:你如何看2014年的國際金融趨勢?
戴蒙德:全球經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2014年會是更好的一年。盡管世界經濟的增長還是太慢,但我們正在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進。我們遇到的風險就是歐洲的金融穩定性,但歐洲銀行目前的狀況在好轉,盡管還不太穩健,其規模也在縮小。新興經濟體的增速仍然會遠高于發達經濟體,盡管此前的增速相對而言比現在高得多。
上一篇:交易激增,人民幣在俄羅斯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