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04 13:57: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中歐成為全面戰略伙伴已經十年,雙方貿易往來日益緊密,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技術來源地,中國常年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的地位。在去年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雙方貿易總額仍達到546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長4倍多。今年前10個月,中歐貿易額為4561億美元,同比微增0.5%,實現正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歐貿易日益擴大,雙方難免會發生貿易摩擦與糾紛,中歐圍繞光伏產品發生的經貿摩擦曾引發全球關注。另外,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等綜合因素影響,中歐貿易額同比有下降趨勢。
對此,我們應該意識到,隨著雙方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出現貿易摩擦是正?,F象。關鍵在于雙方應該以建設性的態度提升經貿合作質量,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貿易分歧,避免動輒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而導致“雙輸”局面。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在峰會上表示,雙方應該共同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大力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成功化解就顯示了雙方有能力、有智慧來管控貿易摩擦,維護合作大局。據悉,目前雙方已就建立(經貿摩擦)預警機制進行了初步溝通。
當前,中歐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集團,各自均處于重要的發展階段。中國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歐盟正在加緊實施“歐洲2020戰略”,推進結構性改革,兩大進程存在諸多契合點,為中歐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雙方不僅市場廣闊、發展空間巨大、比較優勢互補,同時在科技、投資、城鎮化等具體領域面臨諸多合作機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此前表示,中方希望雙方能夠抓住機遇,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歐經貿合作互利共贏。
可以預見的是,中歐雙方只要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精神,牢牢把握彼此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拓展合作領域,深挖合作潛力,中歐經貿關系一定能夠實現新的發展。根據中國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預計未來5年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5000億美元,出境人數超過4億,這為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了重大機遇。
此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取得了多項重要共識和豐富成果,向世界發出中歐合作共贏的強有力信號。雙方一致同意發表并落實好《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宣布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積極探討開展自貿區可行性研究,力爭到2020年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共同支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溝通與協調。
正式啟動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可以說是中歐經貿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數據顯示,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每年接近5000億歐元,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然而,與此極不相稱的是:歐盟對華投資不到對外投資總額的2%,中國對歐盟的投資也不到歐盟獲得的直接投資總額的1%。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大使此前曾表示,希望歐方盡快啟動同中方的投資協定談判,并著眼長遠制定中歐戰略合作規劃,中方愿結合自身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打造對歐開放與合作的升級版,不斷推動中歐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所以,在中歐貿易額度不斷攀升的同時,也應關注到雙方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潛藏的巨大空間。萬季飛表示,雙方在基礎設施、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特別是城鎮一體化方面有著眾多利益契合點,擴大雙向投資和高科技產品貿易潛力十分巨大。
可喜的是,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歐貿易和雙向投資呈現出較好發展勢頭。截至今年10月,歐盟在華直接投資項目37869個,實際投入超900億美元。今年前十個月,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4.02億美元,同比增長22.26%;中國對歐盟投資幾乎翻了一番,中國企業與擁有先進技術和知名品牌的歐企合作,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亮點。
峰會上,眾企業紛紛表示這是一大利好。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合作部副主任李海翔說:“歐洲是國家電網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任何有利于中歐雙邊經貿合作的協議對我們來說都是好消息,要進一步放開投資尤其是對外商投資的審查,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也要得到好的對待。更好的環境、更開放的政策、更便利的人員流動將會使雙方得到更大發展。”
飛利浦集團公共事務部大中華區主管、副總裁佘端志表示,在華投資的歐洲企業非常看重雙方政治經貿合作的政策大框架。中歐協定將會極大促進雙邊的投資,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將從更好的氣候中獲益,中國企業在歐洲也將得到更好的對待。
因此,達成一個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有利于促進雙向投資的增長,也有利于發展雙向平衡的中歐經貿關系,最終每個人都會從中獲益。
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透露,這一協定一旦達成,將作為一個總文本代替當前歐盟成員國與中國之間的27個雙邊投資協定,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各個市場提供方便。
上一篇:2014年全球經濟不會太壞
下一篇:外貿順差激增人民幣匯率又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