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歐美”關
時間:2014-06-06 13:38: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發達國家在2014年將重新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尤其是美國。2014年下半年,美國GDP年化增長率至少在3.5%以上;歐洲在歐洲央行寬松政策的影響下,也會逐步恢復增長。歐美經濟的復蘇將帶動中國出口,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而在資本市場,歐美央行上半年的政策變化,將會深刻影響全球流動性。美元升值已成定局,歐元會相對走弱,歐洲央行的寬松政策帶來的流動性會溢出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也會流向美國套利。美聯儲何時加息,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融資成本,又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對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造成影響,寬松政策帶來的“熱錢”效應,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央行的貨幣決策。
歐美反向
今年上半年,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都做出了貨幣政策的扭轉性動作。今年上半年,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從持續四年多的擴大寬松轉向縮減寬松貨幣規模,目前的購買規模已經從850億美元減至450億美元,如無意外,6月17日至18日的議息會上,美聯儲將會再次縮減100億美元。
歐洲央行也在上半年扭轉貨幣政策方向,只不過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相反。歐洲央行在6月5日的議息會上,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至零以下,并釋放4000億歐元更長期的再融資操作(LTRO)。
除了最受關注的貨幣政策之外,歐美政局、財政政策和金融市場也在不斷改革。
政局的變動來自歐洲,歐洲議會在5月底進行了選舉,極左、極右派的反歐盟勢力在選舉中實力大增。盡管支持歐盟的勢力仍在議會中占主導地位,但反歐盟勢力的增強會在未來的決策中發揮重大影響,比如在南歐國家應該先解決債務問題還是先解決增長問題這一點上。
金融市場的改革主要發生在美國。被稱為比《巴塞爾協議Ⅲ》更嚴格的金融監管規則“沃爾克規則”生效,美國大銀行正在撤銷自由交易部門。美國監管當局還取締了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房地美和房利美(“兩房”),代之以美國聯邦抵押貸款支持債券體系。
政策發力
歐美這些政策的影響將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并且可能影響力越來越強。
按照計劃,到2014年九、十月間,美聯儲的購債計劃將完全結束。事實上,在6月17日召開的議息會上,關于何時加息以及何時開始縮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會成為會議主題。一季度,美國經濟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錄得GDP環比下降1%的負增長。美國經濟在一季度的不景氣影響到了中國出口。3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環比季調下降2.4%。
所幸美國私人消費仍然活躍,為增長貢獻了2.09個百分點;而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美國5月新增就業21.7萬人,至此,美國在金融危機期間丟失的880萬個就業崗位已經悉數補回來了。
數據提升了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進而提升了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目前,對美聯儲何時加息的預測并沒有一致的觀點,最早的預測是在今年年底,最晚在2015年7月。中金公司(CICC)預計,下半年的美國經濟將會保持在3.5%的增長,而申銀萬國更樂觀,其將美國二季度的增長預期調升一個百分點至4%,因為“進入4月以來,美國正在全球氛圍內呈現出最為明確與穩固的復蘇力度”。4月,中國對外出口增長了7%,其中,對美國出口大幅擴張,環比季調增長11.2%;對歐盟出口環比季調增長7.8%,高于3月份的6.9%。
盡管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已經縮小,國際投行的預測僅為0.2%,但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如果中國出口的增長能達到兩位數,那么,中國經濟的表現將會高于預期。經過調整后,投行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大部分都低于7.5%。
歐洲的情況也將會改善。歐洲央行6月初做出寬松貨幣的決策,正是為了解決歐元區通貨緊縮的問題,歐元區整體的復蘇會在下半年好轉。大量資金的注入加上今年10月份歐洲銀行業聯盟的成立,將提升歐元區的信心,拉動消費。
熱錢逐利
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政策也會引發全球資金流動的變化,美元升值、歐元貶值已經成為定局。歐洲釋放的流動性,會部分流入美國市場尋求活力。美國市場上,經濟形勢的好轉已經拉動美國股市保持高位,投資者們也開始調整投資策略。
表現之一就是外匯投機客增持美元多頭倉位;另一個更深刻的影響在債券市場。對基準利率上揚的預期會引發投資者從評級較低的公司債中撤資,轉而投向更安全的資產。美國債券市場,在過去的兩三年里為企業提供了大量廉價資金,其中包括很多中國企業?;鶞世噬蠐P后,這樣便宜的融資將很難尋找。
好消息是,歐洲央行釋放的流動性會部分溢出到新興市場,改善新興市場的流動性。對于中國來說,熱錢可能會重新流入。據摩根大通估算,4月份熱錢在中國流入轉為流出82億美元。2月時,熱錢流入中國高達354億美元。
隨著美元升值,美國財政部可能會繼續指責中國人民幣問題。
上一篇:中外貿易摩擦加劇 向高端產品范圍延伸
下一篇:歐洲進入“負利率”時代,或將引發全球經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