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是好消息


時間:2017-10-16 09:54:00來源:未知 點擊:0


隨著中國經濟恢復強勁發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有理由對中國經濟前景看佳。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文丨陳思進

    北京時間10月11日晚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全球經濟形勢繼續好轉,并上調2017年和2018年的全球GDP增速預期。其中,中國經濟增速上調0.1%至6.8%,這是該組織今年第四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此前在9月20日,經合組織上調了中國2017年的GDP增速,從原來的6.6%上調至6.8%。
IMF調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并非沒有理由。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在全球經濟的日益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個經濟體而言,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10%,并使超過8億人擺脫貧困,為實現全球千年發展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樣的增速是史無前例的。
    外媒也撰文稱,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道路將對全球市場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并非只是大而已,中國經濟的開放、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國民日益增長的財富令它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與世界其他地區相融合,全球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就業、金融市場都將受到中國影響。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過去五年全球GDP將少增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包括快速城市化、收入不平衡、對環境的可持續性挑戰,以及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內部遷移的人口壓力等,需要進行重大的政策調整,才能使中國的經濟增長持續下去,尤其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階層的過渡,可能比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過渡更加困難。
    不過,中國的“十二五”(2011~2015)和新批準的“十五”計劃(2016~2020),強有力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突出強調了發展措施,包括解決環境問題,制定減少污染的目標,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獲得教育和醫療保健的機會,擴大社會保障,縮小貧富差距。
    隨著中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國際地位也有了顯著提高,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以及主要對外投資大國。特別是從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納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如此一來,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IMF的投票權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強貨幣籃子的穩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使得國際貨幣體系向更加穩定的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發展。
    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意味著人民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名正言順地成為IMF的180多個成員國官方使用貨幣,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匯率風險,使中國和世界取得雙贏的結果。
    此外,根據10月9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隨著資本外流的壓力緩解,規模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外匯儲備9月份連續第八個月上升,突破3.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恢復強勁發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有理由對中國經濟前景看佳。



上一篇:報告稱全球貿易與投資前景喜憂參半

下一篇:中國經濟利好不斷 進出口與外商投資加速增長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